自去年就已經開始的大宗商品價格熊市仍未終結,而隨著美聯儲逐漸結束量化寬松政策,美元也在一路高歌。有機構認為,美元的牛市才剛剛開始,同時以黃金、原油和銅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接連下跌,漫漫熊途似乎已經開始。美元指數的連續上攻,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承壓,大規模的資金開始撤離大宗商品市場。 據巴克萊銀行估計,10月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從9月的2950億美元減至2860億美元,投資者撤出90億美元資金。另據花旗集團統計,大宗商品市場的資產管理規模在三季度降至3180億美元,較二季度降幅20%。 今年10月末,美聯儲在貨幣政策會議上宣布停止了其長期實施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此后美元指數強勢上升,而黃金、原油、銅等大宗商品近日連遭重挫。截至11月17日,美元指數已經突破87.7,年內漲幅達到10%。 國際原油價格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并走上了一路持續暴跌的道路。數據顯示,10月份,WTI原油價格和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分別超過15%和25%,而進入11月之后,WTI原油價格一度跌至75美元/桶的支撐價位。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認為,由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而美國頁巖油發展繁榮,油價短期內不大可能恢復至高位,2015年油價可能進一步走低。 COMEX黃金在11月份最低跌至1130美元/盎司,同時黃金的投資需求也在大幅下滑。 據世界黃金協會數據,三季度黃金總投資需求量下滑12%至314.9噸。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流出資金量小于去年第三季度規模。截至9月末,ETF持倉減少量略少于84噸,相當于2013年同期流出量的12%。 世界黃金協會還認為,由于投資者專注于美國經濟表現,三季度基本毫無激勵新投資進入ETF的因素。美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維持低利率及美聯儲終結為市場廣泛期待的量化寬松的前景,盡管已基本上反映在市場價格中,仍然令其他因素相形見絀。黃金基本面的穩健性已為市場廣泛認可,但這一點基本上不能為推動投資者增加倉位提供任何動力。 不僅原油,黃金、鐵礦石等眾多商品近期均下跌明顯,多數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材料類大宗商品多在下跌,今年鐵礦石的價格跌幅已經超過50%,這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相關也與中國需求放緩相關。美元指數的連續上攻,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承壓,大規模的資金開始撤離大宗商品市場。 中國因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社會融資規模也在萎縮。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微博]最新公布的數據,10月,廣義貨幣(M2)余額119.92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個和1.7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483億元,同比多增423億元;10月社會融資規模為6627億元,比上月少4728億元,比去年同期少2018億元。 除了原油和黃金之外,價格不斷下跌的還有以銅為代表的基本金屬,中國以及世界范圍內的銅產量仍在增加。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精煉銅產量同比增長13.6%到73.3萬噸,繼8月68萬噸和9月的71.5萬噸之后再創新高。 至于QE退出和美元走強對于大宗商品市場后期的影響,有投行觀點認為,大宗商品的熊市目前還未結束,美元走強是主因,大宗商品價格有望繼續低迷,同時在全球需求弱復蘇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難以上漲。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